一境性,又稱心一境性,是指禪修時讓“心”集中在一個所緣境上,而得以進入禪定狀態。「一境性」即行者在禪修時將當下“心”集中在一點,以進入三摩地的狀態。通常的狀況下,三摩地即是指“心一境性”。

「一心」就是行者禪修時所緣在禪境上,初在所緣境時,行者還是能感覺到呼吸,行者的“心”還是要在點、線、面的禪境上,或是在面與空間的禪境上都可以。當行者「一心」能在此禪定狀態而要契入第四禪時,行者當下即又需及捨那“心一境性”才得入四禪之禪境。

又若行者進入四禪之後而思及要出禪定,那剎“心”的波動將會逐漸從很微細的,然後慢慢越來越明顯、越來越粗,於是行者的“心”會從四禪、三禪、二禪、初禪-這樣下來而逐次的出禪定。

*幻羽*謹覆~~哈貓大德~~加油^O^

文章標籤

boydjt6a3r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下常回答先學的問題..也有同修說有[此地無銀三百兩]之嫌...但想來一切還是隨緣如是.

**[參話頭]的修行和[內觀]修行是完全不同的修持方法...在下學習內觀前也曾修習一陣子的參話頭.

[內觀]在培養[[敏銳的覺知能力]]讓緣根塵相觸時...就能覺知心的種種作用而不入身口意的造作!

[參話頭]則純粹在[般若]的體證.就是在[疑]中一直問自己找答案,

文章標籤

boydjt6a3r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題主安:

依題主平日專心修習覺知五蘊的運行,能否為大家解說分析一下

題主是如何在「不執著五蘊」的情況下,而能寫出這些題目和相關文章的?

那些動作是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這五種條件相對照相應而形成為五蘊?

文章標籤

boydjt6a3r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